前番,醉心太极的马云曾打出一套“38节请全国人们免费吃喝”的连环推手;眼下,手握线下广告巨擎的江南春也谋定后动,挥出一记“520向万千网友大派红包”的营销重拳。
最近,江南春亲手操刀,拉来滴滴打车、大众点评、携程、京东等大牌,在5月11—22日期间发起了声势浩大的“分众520宠爱节”,大派4000万现金及近2亿现金券。网友在分众广告屏前“微信摇一摇”即可领取。
从马云免费请吃喝,滴滴、快的疯狂车费补贴,微信春节红包,再到江南春的“520宠爱节”,红包营销、“任性示爱”渐起风潮。如何评价这类营销行为,分众“壕”掷千金背后的策略思考又是什么?宇见今天试来拆解一二。
一、“壕营销”背后的“潜台词”
无论品牌把钱花在大规模媒介采购,依赖创意口碑的社会化营销,或是“简单粗暴”的发红包“壕营销”上,宇见认为,这些手段所追求的营销核心目标并不能因此改变,换言之,“壕营销”背后的KPI潜台词仍旧是:
1、 是否有助于构建用户对品牌的认知。
2、 是否有助于构建品牌与用户之间稳定而持续的关系。
“520宠爱节”并非分众的首次“壕情壮举”,去年,该机构就携手蒙牛推出过“打劫精选牧场”的系列传播,这一轮Campaign的本质是派发优惠卷,但首先引入了“打劫”概念,诱发用户的好奇心和参与感。
针对“精选牧场”这一新品牌,活动设计了趣味性强的“打劫”互动模式,通过用户在分众屏前“摇一摇”,“打劫”到一块方巾,知道“精选牧场”是一牛一巾,打劫到一个收音机,知道“精选牧场”的牛是听着音乐长大的,类似设计,一步步引导用户建立起品牌认知。在趣味性打劫的背后是大量电子优惠卷的派发,从而将用户引导向蒙牛的电商平台,向更稳固持续的用户关系过渡。
回到“分众520宠爱节”案例来看,分众之所以能够集结到众多大牌“一起示爱一起壕”,与微信春晚红包能够集结众多优质品牌一样,本质上满足的是品牌与用户交互,构建认知和建立关系的基础需求:通过“摇一摇”这一用户热衷的新鲜方式,先建立海量的浅层认知,再通过“现金卷”派送,将目标用户沉淀到其电商或线下平台,实现O2O的闭环营销。
据透露,在近10天的“520宠爱节”过程中,分众累计帮助客户发掉了2亿多现金券,线下摇一摇次数过亿,令这一轮Campaign成为了众多品牌以分众广告屏为引爆点的聚众营销狂欢。
二、分众的云屏端战略图谋
“是否有助于构建品牌认知。是否有助于构建持续稳固的用户关系。”将这两条标准带回到分众自身来观察,逻辑依然成立。
分众寄望“520宠爱节”构建的用户认知是什么?
最核心的一点是希望广告行业意识到,分众不仅是一个广告展现平台,更是一个基于LBS的O2O交互营销平台。这一特征的具体表象是该机构目前可通过任一成熟技术(Wifi热点、iBeacon),通过与手淘、微信、360等互联网公司的战略合作,在用户呈现端,满足品牌方与用户交互的需求。通过在线下广告展现层上,叠加一层“强交互”,分众能够继续与广告主保持长久稳定的合作关系。
在“520宠爱节”一系列动作背后,分众的“云、屏、端”战略图谋开始逐渐浮出水面,“O2O交互营销”只是分众讲的新故事中的一个,或者说,是这整件事中,偏向用户“端”的那一半,另外非常重要的一半,是基于大数据的,更精准、更智能的“云屏”驱动广告模式的养成。
具体而言,分众的“云屏端战略”包含了向上的“云”战略与向下的O2O“端”战略两大核心模块。
向下O2O“端”战略如前已述,主要是对交互性以及O2O需求的满足,而向上的云战略就是要通过云计算和大数据,将分众广告屏打造成真正由云端控制的“云屏”——
分众三年前开始建立基于物业(楼龄,楼价,商圈,入住人群)的LBS大数据分析和精准投放系统。2015年与百度战略合作,导入百度基于不同经纬度的楼宇用户搜索数据,来建立不同楼宇和社区公寓的用户品类需求指数和品牌关注指数。未来分众还计划与大型电商平台合作,建立基于不同办公楼和社区公寓采购、送货数据的品牌购买指数。
集成物业数据,搜索数据和电商数据,分众计划建立起中国最大的广告云平台,帮助广告主实现对不同楼宇不同用户的精准投放,实现云端控制屏端,在云计算和大数据时代,将分众从现有的生活圈媒体平台全面升级成为LBS精准媒体平台。
江南春正通过媒体能力进化及跨界战略合作,不断吸附、引入互联网企业中的数据、产品、技术优势,深度捆绑移动互联网能力,寻求分众的“云、屏、端”全新战略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