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入有效场景,广告激活价值
时间:2016-02-29
在今天能形成广泛到达的无非是电视,户外,互联网三大媒体。电视每天有120个频道,上万个内容,每天广告充斥能回忆起的广告十分有限,真正有效到达的是头部节目,例如央视春晚,湖南浙江的五大娱乐栏目。户外每天匆匆路过许多公车候车亭等广告很难记忆,大中型城市真正有效的是在消费者必经的封闭的生活空间中具有强制性和不可选择的媒体,例如楼宇广告,影院广告地铁和社区框架广告。而小城市公交候车亭和城市中央广场的大型户外仍然有效。互联网每天覆盖六七亿人口特别是移动端已经占据用户的主要眼球时间和资讯来源,移动互联网能让用户随时随地取得大量信息和内容,但屏幕小插入广告的位置很有限,真正有价值的集中在几个超级APP中,例如微信朋友圈,今日头条和腾讯等二三个新闻端,优酷、土豆、土爱奇艺等二三个视频端。
2
我们来看沟通环境
(消费者在这个环境下对看到广告这件事的总体接受度,以及信息干扰度)。从视频广告接受度看,虽然电视广告量多,网络视频广告量小,但Millward Brown 华通明略的调查显示,对电视广告接受度为15%,网络视频广告接受度为10%。这与消费者长期形成的心理预期有关。电视二三十年来都有广告,属于伴随性的,而网络视频用户目的性更强,遇到广告反感度更高。楼宇视频广告属于用户短暂停留的无聊时间,相对抵触性更低。从户外广告看,手机的兴起夺走了用户在路途上的大部分的收视时间,相对封闭的地铁内环境过于拥挤,广告过杂,干扰度相对较高,除了包站,包列车等少数几个形式外,2015年整体投放巳出现下降,而处在消费者必经之路上的社区框架广告因处在狭小封闭的电梯空间中,环境单纯而无所事事(大部分梯内无3G丨4G信号),广告投放量持续高涨。从互联网看,互联网是用户型产品,移动互联网是用户取得资讯的主要方式,所以信息量巨大,干扰度很高,对强行插入的硬广用户关注度与接受度较弱,抵触性强,往往被随手刷过。而利用微博、微信,新闻端结合社会热点和事件创造可以被传播的话题与内容来进行传播效果更佳。
3
从创意表现上看如何应时应景
例如春节期间的电视广告里推出世纪佳缘,百合网等婚恋网站的广告就应时应景,在父母与儿女每年团聚的场景下引爆了催婚的话题。例如视频里追《芈月传》,欲罢不能看到深夜二三点精神困顿之时,贴片广告【小饿小困,喝点香飘飘】就开始创造需求,例如春节前买不到回家乡的票,回家一进电梯就看到滴滴顺风车,【与其抢票不得,不如顺风回家】问题迎刃而解。例如晚上在公司加班到午夜,准备回家,写字楼电梯口神卅专车告诉你【夜间出行,神卅专车更安全】。例如当大学宣布毕业过后,带着突如其来的失落走入地铁看到地铁广告【地铁那么挤,心情那么空,生活很简单,我是江小白】。
广告的场景要素是对纯流量要素的一次超越。“对什么人?”,“什么时间?什么场合?”,“对什么需求和心情的人提供什么价值?”。广告投放将是场景的解决方案,产品与服务置于什么场景之中才能有效到达有效沟通,才能有打动人心的力量。这也意味着我们要通过对这些要素的优化,取得全新的发现,进而让用户理解品牌的功能价值与情感价值。广告投放开启对一种场景解决方案的综合思考,将是广告主的又一次“价值发现,能量打造”之旅,广告靠场景的解决方案才能激发需求,引爆情感体验,让此时此地产品服务与消费者内心真正的握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