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可靠渠道透露,多家视频网站已开始调整2014年广告价格,提价幅度在30—80%之间不等。
据内部可靠渠道透露,多家视频网站已开始调整2014年广告价格,提价幅度在30—80%之间不等。
包括优酷土豆、爱奇艺PPS、乐视在内的多家视频网站均大幅提高了2014年的广告售价。
一位视频行业高管表示,2014年广告价格的增速高于往年。对方透露,视频广告的价格自2011年以来逐渐攀升,但过去2年的提价幅度均在30%以下,而今年的广告提价幅度平均在50%左右,远远超过了往年。
同时,近年来的电视广告费用也在大幅增加,在双重涨价压力下广告主推广的ROI压力也越来越大。目前,在中国
广告主主要投放的三块广告展示屏分别为电视、互联网视频和楼宇电视,如何分配这三块广告屏之间的预算成了大视频时代营销的主要问题。
华通明略的研究发现,如果所有预算投放电视3+的到达率为40%的话,以所有所有预算作为固定数,将整个预算以622的组合形式进行广告投放(即广告投放分配比例:60%电视,20%楼宇电视,20%互联网视频),3+的到达率可以上升到50%;而如果变成433的广告投放组合(即广告投放分配比例:40%电视,30%楼宇电视,30%互联网视频),3+到达率可以达到52%。因此,华通明略的谭北平博士认为,在中国大城市当中,433的组合是一个重要的、最合适的比例,这反映了消费者眼球的现状。相信这一研究结果,对于广告主进行整合营销,优化媒介投放方案,将带来极大的触动和启发。
谭北平博士还从另一个角度做了一个测算,同样让人震撼和思考。他的测算逻辑是,如果将3+的到达率40%作为不可变的目标,将100%投放电视的预算看做一个总数,则可发现:用622的组合可以省下38%的预算,用433的组合可以省下41%的预算。由此可以看到,如果三屏联动在一个合理的组合配置之下,无论是提升效率还是节省成本,都比全部投放在电视之上能带来更大的功效。
当然,在实际的投放中,还有一点非常重要,就是目前三屏的侧重点不同,90后等年轻消费者更偏向互联网视频,70、80后和楼宇视频的接触会更频繁,而50、60后会对电视保持比较高的关注度。
这不仅仅是从年龄角度来说,从收入角度也可以看到同样的数据反馈。在
互联网视频的受众中,收入在3000元以下的约占75%左右;楼宇电视则不同,从全国角度来看,其受众收入在3000元以上的占到71%以上,收入在5000元以上的大约占34%。所以,从受众的结构角度来说,楼宇电视受众偏向于70、80后,更偏向于中高收入阶层,而互联网视频受众更偏向于较年轻群体,偏向于收入较弱的人群。虽然这样的受众群体划分并不是绝对的,但在侧重点上确实不太一样,这些提示在广告预算分配中都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所以,如果产品受众主要是年轻人及低收入群体,适合加大网络视频部分预算,而针对70、80后及高收入人群的产品,则应加大楼宇电视部分的预算。